《总体国家安全观》专题教学标准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固树立和全面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安全教育体系,系统推进国家安全教育进课程、进教材、进校园,全面增强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提升维护国家安全能力,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打下坚实基础。
(二)基本原则
坚持正确方向,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统领,坚持和加强党对国家安全教育的领导,增强国家安全意识,强化政治认同,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主要目标
1、素质目标:
增强学生国防观念、国家安全意识和忧患危机意识,牢固树立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增强自觉维护国家安全的意识,重点围绕理解中华民族命运与国家安全的关系,树立国家安全底线思维。
2、能力目标: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系统掌握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内涵和精神实质,深入理解和准确把握总体国家安全观,理解中国特色总体国家安全体系,强化责任担当;将国家安全意识转化为自觉行动,具备维护国家安全的能力。
二、《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实施途径
(一)以马克思主义学院为主体,依托校内相关教学科研机构
在院党委统一领导下,依托马克思主义学院、宣传部、教务处、学生处、团委、各二级学院等校内教学和相关机构,开展《总体国家安全观》专题教育。
(二)开展专题教育
围绕总体国家安全观各领域,确定综合性或特定领域的主题。通过思政课程、教学视频、网络学习、组织讲座、参观、调研、体验式实践活动等方式,线上线下相结合;进行案例分析、实地考察、访谈探究、行动反思,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参与、体验感悟,使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
(三)融入“大思政”课程教学体系
在思政课程中有机融入国家安全教育内容,纳入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思政课结合本学科本专业特点,明确国家安全教育相关内容和要求,着力强化总体国家安全观意识,通过延伸、拓展学科知识,引导学生理解总体国家安全观,掌握国家安全基础知识,主动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国家安全问题,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
(四)发挥校园文化和新媒体的作用
结合入学教育、升旗仪式、军训、节日庆典、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等重要时间节点,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国家安全教育活动。结合学生特点,突出针对性,注重发挥新媒体的作用,突出新媒体宣传的便捷性、 高效性,不断提高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的影响力和渗透力。
开设总体国家安全宣传专栏网站和在线学习平台,开发利于新媒体传播的总体国家安全教育精品资源。使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线上线下无缝衔接。使教学内部各要素之间合理布局,提升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效果的针对性、实效性。
(五)深挖利用社会资源
充分发挥和挖掘利用我院“VR思政教育体验中心”和校外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的作用,开设专题讲座、组织现场教学,指导学生实践活动,强化体验感受。
三、教学内容和方法,教学时数与实践教学
(一)教学内容
1、《总体国家安全观》总论包括:
国家安全的重要性,我国新时代国家安全的形势与特点,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基本内涵、重点领域和重大意义,以及相关法律法规。
2、重点领域内容主要包括:
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网络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海外利益安全以及太空、深海、极地、生物等不断拓展的新型领域安全。国家安全各重点领域的基本内涵、重要性、面临的威胁与挑战、维护的途径与方法。
(二)教学方法
《总体国家安全观》专题教学方法:
线下专题教学和线上自学相结合。线下教学内容结合不同学期思政课教学内容在课堂上讲授,线上包括学生网络自学、观看教学视频、教案、文献阅读、完成在线作业、师生在线答疑和线下专题讲座、实践教学等形式。
(三)教学时数:
《总体国家安全观》专题教学视频内容: |
|
1.总体国家安全观 视频长21分钟 |
2.政治安全 视频长20分钟 |
3.军事安全 视频长18分钟 |
4.国土安全 视频长17分钟 |
5.经济安全 视频长23分钟 |
6.文化安全 视频长17分钟 |
7.社会安全 视频长19分钟 |
8.科技安全 视频长25分钟 |
9.网络安全 视频长33分钟 |
10.生态安全 视频长27分钟 |
11.资源安全 视频长24分钟 |
12.粮食安全 视频长24分钟 |
共12个教学专题,总时长268分钟。每学期专题讲座不少于2次,每次不少于2学时。 |
每个教学专题1学时,共12学时。12学时+学期讲座4学时+实践教学4学时(共计20学时) |
(四)实践教学
围绕总体国家安全观和国家安全各领域,确定综合性或特定领域的主题。在搞好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相结合的同时,注重把总体国家安全教育由第一课堂延伸到第二课堂,使国家安全教育与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
1、定期开展《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讲座,每学期不少于二次,每次不少于两课时。
2、举行《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网络知识竞赛。
3、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结合入学教育、升旗仪式、军训、节日庆典、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等重要时间节点,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国家安全教育活动。
4、邀请校内外有关专家作当前国内外形势报告。
5、组织学生在思政教育虚拟仿真教学中心进行体验。
6、充分利用校外思政教育实践基地开展现场教学。
7、学生根据讲座和线上学习专题内容,提交学习体会或教学视频观看心得和专题调研报告。
四、管理与保障
(一)组织领导
在院党委的统一领导下,以马克思主义学院为主体其他相关职能部门的配合下,开展《总体国家安全观》专题教育的组织实施,在师资力量、学院场馆、实践基地、设施的使用以及经费后勤教辅等给予必要保障。
(二)课时保障
每个教学专题1学时,共12学时。每个学期线下讲座不少于2次,每次不少于2课时,学生实践教学不少于4课时。各专题教学12学时+学期讲座4学时+实践教学4学时(总计20学时)。
(三)资源开发
综合运用新媒体技术手段,有针对性地开发新媒体素材、教学视频、案例库、习题库、教学PPT、课程网站、学习通等集成的数字化课程资源,确保资源形式与种类多样化。
注重因地制宜,统筹利用现有资源,推动相关校内外思政教育实践基地改造升级,挖掘拓展其国家安全教育功能,打造综合性教育实践基地和课程性教育实践基地。
五、考核要求及方法
(一)评价原则
坚持发展性,强化教育引导,激发学习热情,提升学生国家安全意识,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坚持过程性,激发学生积极实践,提升学生维护国家安全能力,引导知行合一。坚持多元性,评价应全面客观。
(二)评价实施
1、《总体国家安全观》专题教学理论考核(占比50%)
坚持“平时考核与期末考核结合重在平时、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结合重在实践”的原则。《总体国家安全观》专题教学平时考核,要求学生结合所开设思政课程教学,在线观看课程教学视频,教学PPT、完成文献阅读等课程教学任务点,完成在线作业和期末在线考核。
2、《总体国家安全观》专题教学实践考核(占比50%)
在搞好课堂教学和线上教学的同时,把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由课堂延伸到课外,使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与课外国家安全教育宣传活动以及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
围绕《总体国家安全观》主题,通过组织讲座、参观、调研、体验式实践活动等方式,进行案例分析、实地考察、访谈探究、行动反思,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参与、体验感悟。提交学习体会、教学视频观看心得、专题学习研究报告等。
六、参考资料
(1)参考书:
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 2013。
②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 2018再版。
③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 2017。
④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 2020。
⑤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 2022。
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6。
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M].北京:学习出版社. 2018。
⑧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017。
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基本问题[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20。
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M].北京:学习版社. 2019。
(2)参考资料:
①党的十二大——二十大政治报告,部分中央全会公报。
②《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日报》、《中国青年报》、《求是》、《思想理论教育导刊》、《新华文摘》、《半月谈》等报刊杂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③《复兴之路》、《腾飞中国》、《正道沧桑》、《辉煌中国》、《大国崛起》、《国情备忘录》,《伟大的道路》,《国史纪事》,《国家记忆》、《红色记忆》、《共和国大阅兵》、《感知中国新时代》、《将改革进行到底》、《法治中国》、《巡视利剑》等视频。
(3)网站资料:马克思主义学院网站,学习强国网、人民网、光明网、新华网、教育部官网、省教育厅官网等网站。
执笔人:
张一斐、周芳琳、刘艳霞、张幸莲、王亚云、段秋双、钟玲会、汪丽娜、刘佳、张长水、唐彬格、梁旭歌
审核人:
于长征
2022年6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