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第一学期《思想道德与法治》
社会实践报告写作指南
一、总体要求
本学期2021级学生所开设《思想道德与法治》由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构成。调查报告是实践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调查报告以所学《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相关理论为指导,就本学期参加的各种类型社会实践活动撰写调查报告,内容应涉及社会实践中整体或个案的事实材料、相关数据、理论分析及对策建议等。
二、选题指南
1.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我的假期工生活感悟
2.学习工作两不误——我的兼职生活
3.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参加志愿者活动有感
4.我为企业献良策——我的假期打工经历
5.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课学习有感
6.“中国梦”背景下大学生理想信念调查分析
7.关于我校大学生手机依赖行为及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
8.关于我校大学生绿色生活方式的调查与分析
9.关于我校大学生闲暇时间利用状况调查分析
10.关于我校大学生学习生涯规划能力的调查分析
11.采访社会楷模
12.参观改革开放成就展览
13.参与志愿服务(社团活动)
14.考察地方优秀红色文化有感
15.《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对我校学生行为的影响力调查
16.请访谈家中亲友,联系他们年少时的人生理想和成年后的生活状态,从相关度方面形成一份调查报告。
17.请结合自己和家人的生活和学习经历,谈谈对美好社会的期待,并形成一份调查报告。
18.结合社会上的不文明现象,调查其产生的原因,并形成一份调查报告。
19.参加一项义务劳动,并谈谈你的收获以及感想。
20.将课余进行的社会实践进行详细介绍,并谈谈你的心得。
三、具体要求
1.实践报告成绩计入课程总评成绩,字数要求不少于2000字,未按时上交或不及格视为课程考核未通过。
2.根据选题方向,题目自拟,要求语句通顺,言之有物。社会实践报告中可插入能够反映实践活动的佐证照片,格式规范。
3.正文用小4号宋体字,题目用三号黑体字,1.5倍行间距,A4纸打印。
4.使用统一的封面和封底(请在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网站“文件下载”栏目中下载)。
5.禁绝从互联网或其他媒体剪切拼凑成文,一经发现按不及格处理。
6.以班级为单位,学习委员统一收齐上交任课老师查验收讫。纸质报告、电子版报告同时上交,电子版名称格式——学院名+ +21专业名+班级+姓名,如:人文学院21教育管理1班张**。
四、特别提示
1.《社会实践报告》上交截止日期:2021年12月25日,逾期未交者不予受理,后果自负。
2.封面全部由学生自行填写,其中的联系方式填写学生本人常用手机号码,报告日期为最终定稿日期,封底中学生姓名、学生学号、报告题目由学生自行填写。
五、评分标准
评分依据:选题是否得当、实践报告格式是否规范、实践活动是否真实(相关配套照片、证明等)、现象陈述是否合理、个人感悟是否深刻、报告逻辑是否严密、字数是否符合要求等。
具体评分标准如下:
1.优秀(90-100分)
(1)报告选题具有非常积极的社会和实践意义;
(2)如实深刻阐述实践经历,报告中有个人见解或结论,能联系课程内容达到一定的理论深度;
(3)报告结构严谨,逻辑性强,语言简洁流畅;
(4)字数符合要求。
2.良好(75-89分)
(1)选题具有比较积极的社会和实践意义,能够理论联系实际;
(2)如实阐述实践经历,个人感悟深刻;
(3)报告结构比较规范,内容充实,语言流畅;
(4)字数符合要求。
3.合格(60-74分)
(1)选题恰当,基本能理论联系实际;
(2)基本能如实阐述实践经历;
(3)结构基本规范,内容基本充实,语言基本达意;
(4)字数符合要求。
4.不合格(60分以下)
(1)选题消极,理论脱离实际;
(2)实践经历缺乏真实性,通篇报告原创性不足;
(3)结构不规范,内容贫乏,语言不流畅,词不达意;
(4)字数不符合要求。
5.零分
社会实践报告剽窃抄袭现象严重,与网络文章重复率过高。